close

弟兄姊妹:平安

   我是9區的管仁健弟兄。旁邊是我的姐妹秀涼。我們今天在此是要作家打開的見證。

   哥林多前書十六章19節裡,保羅在寫給哥林多聖徒的信裡,就已經提到:「亞居拉和百基拉,並在他們家中的召會,在主裡多多的問你們安。」

  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對忠信愛主的夫妻,無論在以弗所,還是在羅馬,都將家打開,讓弟兄姊妹在那裡聚集。小信而軟弱的我們,其實也很嚮往這樣的實行。

   因著召會的需要,我們將家打開作為9區主日區聚會的場地。在此之前,為了打開家作兒童活力排,我們就已經體會到家打開種種難處。

   由於老舊公寓裡的客廳面積本來就不大,格局不是正方形,而是狹長還會轉彎的L型。

  為了能容納更多的人,我們只能撇棄自己的愛好,只留下一張長沙發讓年長的弟兄坐,再留一張小茶几用來放餅杯,其他的家具通通當作是天然,通通撇棄,讓客廳完全「淨空」。

   客廳裡能丟的家具要丟還比較簡單,比較麻煩的那個原來屋主訂作的狹長而固定,佔地將近一坪的電視櫃,為了能容納更多的人,我想家打開還不夠,還必須要家打掉一部分才行。

  於是,我們打掉了這個電視櫃,電視還有櫃子裡的雜物,也就自然通通清空了。另外再把玄關的落地鋁門窗也全打掉,這樣又可以多個 兩坪 。

  由於客廳實在太空了,平常根本沒家具,每次送瓦斯的工人來我家,總以為我們是準備要搬家了。我告訴他:「不是我們要搬走,而是主的救恩要搬進來了。」

   9區打開在謝弟兄與光瑩姊妹的家時,秀涼就期許:「將來如果在我們家開區,我們也要成為愛、光、聖、義的供應站,讓弟兄姊妹喜歡到我們家來、愛來在一起和我們交通,喜樂又歡暢。」

  但如秀涼所說,直到真的家打開,才知道自己原來不是個好配搭。曾經以為自己無論和誰配搭都沒有問題,直到家打開才知道自己原來不是這樣的,也才知道光瑩姊妹曾經花多少時間來經營、管理神家中的事。

   在家打開之前,反正家裡就我們兩個人,平時各自忙上班,在家的時間很短,所以也很少整理,我們家的理念就是:

  「沒關係,我們家什麼都怕,就是不怕髒,反正有什麼東西擋在路上,誰看不順眼,誰就先去撿起來。」

   但通常我們都是選擇能跳過去就跳過去,跳不過就繞過去,誰也不會去撿。所以在我們家,「屬天的永遠屬天,屬地的也永遠屬地。」

  家打開後,起碼每星期聚會前要整理一下客廳,這對鬆懶慣了的我們,也是一種提醒與保守。

   家打開讓秀涼有機會操練做個「假日家庭主婦」,平時忙著上班,她很少在家作飯燒菜,廚房也難得使用,但因著主日會後有愛筵,也讓她操練做假日班的「賢妻良母」。家打開後,只要是主日,他就可以吃到我做的早餐。

   另一方面,她也要學著和姊妹們在我們家的廚房和平共處。光是切菜要切大切小、還是要切長切短、裝菜要用大盤小盤、還是圓盤長盤、塑膠碗盤,就讓我們家的廚房很熱鬧了,也讓我們看見每個家的治理是大不同的,在服事裡我要站在生命樹前,而不是站在知識善惡樹前。

  在家打開作區聚會的場所後,我們也發現神常藉著環境在破碎我的天然與小信。因為家裡沒小孩,所以家裡根本也沒有兒童室,既然要家打開,只好前面說的「家打掉」。

   從客廳之外,我們又找了一間再來打掉。我把自己的書庫兼儲藏室打掉當兒童室,還裝了冷氣,原以為這樣孩子們就能在安心在裡面寫作業了。

   但是可能因為聚會時間太長,孩子在房裡的耐性已過了極限,愛筵後大家走了,我進去一看才發現,房間好像被玩過「大風吹」,櫃子裡的東西全被搬了出來,不是櫃子裡的東西,卻被搬了進去。

  秀涼起初真得是很生氣,但在禱告後也蒙了光照,試著自己操練,如果不想被孩子「愚公移山」,在主日之前就自己先做愚公,讓孩子來了之後就無山可移。

  以後每逢周六,秀涼就將兒童室與浴室裡的東西,全都先搬進臥室裡;主日聚會結束後,再做一次愚公,搬回原來的位置。這樣一周一周過去了,慢慢的也就習慣了「愚公移山」的生活,不再有憤怒、也不再有抱怨。

   我始終相信:「孩子的手就是神的手,要破碎我的天然。」感謝主,藉著這樣的破碎讓我體會到,其實單純才是蒙福的關鍵。只要向著主單純,所有的為難都能化為祝福,所有的憤怒靠著神的恩典,也都能轉為喜樂。

   最後,我與姊妹要一起宣告:「至於我和我家,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管仁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