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民意論壇「中國人不要再自己打自己」一文,別有感觸。

  首先,兩岸制度的不同,絕非始自日本據台。

  清朝治台兩百年間,一不敢在台派駐重兵,餘糧全數運返內地;二則官兵三年一調,且嚴禁通閩客語者人戍;三則文武分隸,相互監控以防割據自立。

  最奇怪的是起初縣城連城牆都不准建,所以兩百年間有民變卻無官反。由制度和兩岸關係來看,台灣和內地各省真的一樣嗎?

  其次,台灣因移民先後而造成的思想隔閡,絕非日據後才有的現象。

  清朝治台時,福佬人間流傳的民間故事「林投姊」、傳統歌謠「周成過台灣」,都被先來的父母,用來教導不可輕信後來移民(唐山客)的教材。

  早在日本據台前,台人就因移民先後而互不信任了。

  最後,台灣內部的隱憂除省籍、統獨外,最嚴重的是經濟利益的分配。

  清代參加民變的台人,大多是處於經濟弱勢的「羅漢腳」,同是地主的林家與辜家有合作關係,一點也不讓人意外。

  面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。把台灣內部與兩岸間的所有問題原因,都簡化為日本據台,是否恰當?

  原載《聯合報》12.06,1994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管仁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